修己育人笃行致远 不负韶华再谱新篇 | 与礼面对面之张颖

2021-09-24

修己育人笃行致远 不负韶华再谱新篇 | 与礼面对面之张颖

专研学术,毅然辞去工作选择读博

师从大家,耳濡目染之下勤勉自律

深耕专业,国家社科、核心期刊,屡结硕果

授业育人,润物细无声中传播知识

而她却未止步于此

如今,她加入了中礼和律师事务所

定会为中礼和带来强大的学术支持和理论支撑

也将为自己开拓出一番新的天地

问:工作四年后选择考博,重新回到校园继续学术研究,是出于什么考虑?

张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想发展自己的专业,开拓自己的视野。虽然研究生毕业后在企业也是做法务,但更偏向于综合性的事务。做了四年法务之后,觉得专业的上升空间非常有限,所以还是想做回自己的法学专业。

当时也征求了我的硕士生导师的意见,他给我的一个认可,让我觉得自己可以走这条路。他说:“我认为你还蛮有研究能力的。”

对他来说可能只是一句普通的鼓励,但是这个鼓励在我身上产生了很大的力量,让我做出这样一个很重要的选择。十年后的今天回过头来看,这个选择是很正确的,也确实是很适合我个人的发展。

问:在读博期间有哪些收获?

张颖:对我来说,整个读博的期间都挺让我难忘的。第一个是我从工作状态转变到了学习状态,并获得了出国访学的机会。第二个是我在读博期间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比如我的导师吴汉东,同时也结交了很多优秀的博士同学。第三个是在读博期间孕育了我的大女儿。所以我想这个博士对我而言,读的是很有价值的。

修己育人笃行致远 不负韶华再谱新篇 | 与礼面对面之张颖

问:什么原因选择加入中礼和?

张颖:其实也是机缘巧合,经过江岚老师的介绍认识了周家奇律师和邓君律师。刚好得知周律师在著作权这个领域实务经验比较多,也有一定的研究,所以想来中礼和的原因之一就是想和周律师请教、交流。

关于邓律师,我非常认同他对于中礼和的专业性定位,同时我觉得他在青年律师培养上和我所遵从的人才培养理念是相通的。

所以应该说两位律师的专业度和他们的人格魅力吸引了我来到中礼和。

问:对中礼和有什么样的印象?你觉得知识产权精品所会有怎样的前景?

张颖:首先从环境来讲,中礼和是非常有品味、有格调的一家律所。从定位来讲,中礼和希望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知识产权专业律所,这一点我也是很认可的。

虽然知识产权法在整个法学领域来讲比较小众,但是我们国家整体发展环境非常注重知识产权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提倡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所以需要有更多的专业人士从事知识产权服务,专业的律师是必不可少的。

我觉得中礼和是一家非常优秀的知识产权专业律所。不管是从大的环境来讲,还是从中礼和自身小而精的定位上来讲,都是非常有前景的。

问:高校老师做律师有哪些优势?

张颖:高校老师做律师最大的优势应该就是在科研理论上会积累的比较多。比如涉及到具体的案例分析,我们可能会注重理论的分析或者站在更宏观的一个视角进行考察,在处理具体案件时会有不同的思路。

就我个人而言,目前的研究领域是著作权法,而中礼和专注于知识产权,正好能够让我学以致用。

再就是在人才培养上,因为我们的法学人才培养越来越注重走产学研的培养路径,我希望我的学生能够到中礼和学习法律实践的经验,同时也希望他们能够为律所做出自己的贡献。

修己育人笃行致远 不负韶华再谱新篇 | 与礼面对面之张颖

问:当时为什么会选择著作权法作为研究方向?

张颖:这个是受我导师的影响,因为吴汉东老师最开始也是以著作权法作为研究知识产权法的切入点。他的代表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获得全国首届优秀博士论文的荣誉。那个时候,关注这个问题的人不多,我的导师算是第一个深入研究这个制度的人,我也是从阅读他的研究成果慢慢进入到知识产权、著作权法的学习中,并对此产生兴趣。

问:能简单聊一下著作权法吗?

张颖:整个知识产权制度在中国的历史并不长。90年代我们才有了第一部著作权法,至今也就30多年。但是我们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速度比较快,整个国民的版权意识也在不断加强。随着数字网络时代的到来,我国的著作权法逐渐从一个专业性较强的法律走向了更具普遍性、多元化的法律。

所谓专业性法律是说,我们之前的著作权法更多关注的是作家、演员、艺术家、出版商这些专业群体的利益,对于他们的权益保护或者说他们对著作权法的研究是比较多的。

但进入网络时代,在数字经济之下,在便利的传播模式、创作模式之下,每个人都是创作者,都可能成为著作权人。所以现在需要告诉更多的人,我们需要有更高的版权保护意识。不仅仅是自己如何合理地使用,同时我们也要保护自己创作内容的版权被合理地使用。

修己育人笃行致远 不负韶华再谱新篇 | 与礼面对面之张颖

问:在中礼和做律师对你的产学研会有哪些帮助?

张颖:帮助是非常直接的。一方面法学不是一个纯理论的学科,更多源于实践和经验,更接近于科学。如何验证科学?需要通过接触真实的案例,和一线的实务人员交流。我希望能够借助中礼和这样一个平台,和优秀的律师进行交流,看一看这个领域真实存在的一些法律问题,然后运用到我个人研究中去,从而让我的研究更“接地气”。

另一方面,现在各高校的法学院都在和律所、法院、检察院这些实务部门进行对接,我希望自己的学生不仅仅拥有法学的理论基础,还能具备可操作性的实践经验。

问:如今既是高校老师、学者、律师,又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身份的叠加会给你带来压力吗?

张颖:作为一名职业女性,不管是谁都会面临这样的压力。所以职场女性确实不容易,有时候并不是不努力、不刻苦、不容忍,而可能只是不够勇敢、对自己失去信心。

我觉得最好的办法还是平衡自己的内心,要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才能够去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和事业的压力。

而面对压力的勇气往往来自生活中的“小确幸”,可能是孩子喊的一声妈妈、孩子的一个吻、家人的一个鼓励、老师的一个认可等等。这些小小的确定的幸福,都是力量的源泉。一旦你抓住了这些力量,就会变得勇敢,就有勇气去承担更多的责任,去战胜更多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