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庆祖国73周年华诞,喜迎党的二十大,武汉全城早早挂起了国旗,一抹抹鲜艳的“中国红”,成了街头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回顾这73年的历史征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进取,攻坚克难,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可以说,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就没有今天繁荣发展的中国。
在这样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会忘记,是谁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是谁用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祝福祖国,红心向党。近日,中共湖北中礼和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开启“追寻红色记忆,重温革命之路”主题系列活动第四站:走进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同志旧居纪念馆、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感受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强信念和满腔激情,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前进力量。党员刘娟及律所张雪芹、许爱民、梁啟、聂斯尉、实习生冉汐六位同志作为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
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
距离武昌区中华路码头不远的都府堤小巷20号,静静地掩映在一片清末民初风格的建筑群中,中国共产党第五次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就设在这里。
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党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检监察机构,这便是中央纪委的前身——中央监察委员会,成为党内监督组织建设的源头,在党的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中共五大开幕式会场,大家亲身体验了当年五大会场简朴而庄严的场景。场馆内,一张张黑白照片和一份份报纸文献复原图,表明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惩治贪污腐败一直坚持从严的高压态势。
毛泽东同志旧居纪念馆
随后,一行人来到毛泽东同志旧居纪念馆。这是一栋晚清江南风格的民宅,坐东朝西,青砖黑瓦,它既是毛泽东、杨开慧和孩子们的住所,也是1927年5月前中共中央农委机关所在地。
1927年上半年,毛泽东在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主持工作期间,租用了都府堤41号这栋三合院民居。就是在这里,毛泽东曾伴着昏黄的灯光,挥笔疾书,写下了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简陋的桌椅、昏黄的煤油灯和一台漆面斑驳的座钟……从现场陈列的简朴物件中,不难拼凑出革命伟人当时的真实生活状态。“革命先辈们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拼荆斩棘,浴血奋战,为我们换来了今天国泰民安的幸福生活。所有的一切都来之不易,生于华夏,不胜荣幸。”党员刘娟深受触动,表示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脚踏实地的行动者。
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创办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亲自倡议由国共两党共同筹办。1927年3月7日开始上课,4月4日举行开学典礼,6月19日毕业,共招收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800多人。
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农讲所的教育方针由毛泽东亲自制定,他聘请多位有着丰富革命经验的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担任教员,还亲自讲授《农民问题》、《农村教育》等课程,并作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专题报告。毛泽东讲课通俗易懂,往往用浅显的例子道出深刻的含义,很受大家欢迎。
可惜,好景不长。1927年7月,国民党宣布与共产党决裂,武昌农讲所也随着国共合作的破裂而停办。
而对于这800多名学员来说,他们的革命之路才刚刚开始。他们奔赴全国各地农运一线,像星星之火撒向神州大地,形成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
参观中,大家频频驻足凝思、轻声交流感悟,深深被革命先辈不畏艰辛、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所打动。
实习律师梁啟分享道,对革命先辈最好的缅怀就是传承他们的精神,坚定信念,勇担使命,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追寻红色记忆,重温革命之路”,中礼和律师事务所一直在路上,未来我们将走进江城更多红色地标,学习红色党史,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中礼和也将继续践行人民律师为人民的服务理念,积极推进公益法律服务,打造一支与党同心同德、素质过硬的人民律师队伍。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翻开武汉的革命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少革命先烈们为了捍卫祖国的领土、心中的信仰,奋不顾身!八七会议旧址、武汉二七纪念馆、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都记录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岁月,身处于江城武汉的我们更是在2020年的寒冬,见证了无数平凡的英雄用他们的不平凡续写了这座英雄之城的光辉。
作为设立于武汉的律师事务所,中礼和律师理应成为人民的律师,站稳人民立场,始终坚持人民律师为人民,坚持党对律师工作的全面领导,把个人的价值追求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紧连接在一起,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是以,中礼和律师事务所设立「礼支部」栏目,呈现中共湖北中礼和律师事务所党支部的精神面貌,同时记录中礼和践行人民律师为人民的服务理念,积极推进公益法律服务,建设一支与党同心同德的人民律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