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著作权法实施以来的30年里,我国的版权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走上了高质量发展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越来越多的影视、音乐、文学企业通过版权资源的运营和保护来获得收益,越来越多的权利人也因此获得作品的报酬,特别是优质IP 受到资本青睐,版权资源的价值日益突显。
作品登记、集体管理、版权交易、中介服务等版权社会服务水平也在显著提升,著作权登记总量大幅增长,尊重知识、尊重创作、尊重版权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可以说,版权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资源,版权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为促进湖北省版权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有效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的版权,2021年10月12日,湖北省版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省版权保护中心”)、湖北华中文化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华中文交所”)莅临中礼和律师事务所参观,并就“新时代的版权保护”进行座谈交流。
本次座谈会由华中文交所刘乔主持,省版权保护中心主任郑凌辉、产业发展部部长邓军、法律事务部部长彭云昌、登记服务部甘兰,以及中礼和律师事务所主任邓君、党支部书记周家奇、首席知识产权专家李坚、中礼和律师团队成员代表——湖北大学法学院张颖博士、李东蔓律师等十余位业内领导、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探讨。

座谈会正式开始之前,中礼和邓君主任带领来宾们参观了律所,并分享了中礼和的选址意图、经营理念和文化内核。随后,省版权保护中心郑主任一行移步园区参观,并由多牛世界工作人员向来宾们介绍园区入驻企业的基本概况。


多牛世界作为武汉市规模最大的科技文创产业基地之一,隐藏着一批武汉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目前,已有阿里云创新中心、微梦传媒、武汉十点半等100余家企业入驻,近八成是文创类企业。

中礼和作为专注于知识产权领域的律所,背靠多牛世界文创产业园区,亦有着天然的地理环境优势,与园区内多家文创企业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参观结束后,座谈会正式开始。首先,主持人华中文交所刘乔对本次座谈会的主旨和意义进行了概述,并简要介绍了参会的各位来宾。

随后,由中礼和邓君主任致欢迎辞。他还坦言,“多牛世界园区内的企业大都有版权保护方面的需求,但怎么保护,如何保护,找谁保护,可能是目前企业遇到的问题。中礼和希望能与省版权保护中心携手进行一些公益性的尝试,以在园区内设置服务站点的方式,通过普法宣讲、一站式服务等方式让园区的企业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高效的版权服务。”

省版权保护中心主任郑凌辉介绍说,“省版权保护中心作为省版权局指定的作品登记机构,一直以来负责全省的作品登记工作,为公众进行版权服务。近期,中心有意向在外开展公益性的版权服务试点工作,进行广泛的版权教育宣传。一方面旨在发动群众了解版权,真正提高社会公众的版权意识;另一方面也为挖掘更多更优秀的文化资源,来提升版权登记作品的质量。”
郑主任还表示,中礼和律师们的精神面貌以及在版权领域的专业程度,使他很受鼓舞,也令他看到了未来版权事业发展的蓬勃生机。

中礼和党支部书记、业务中心负责人周家奇说道:“中礼和在版权领域已有十多年的从业经验,是省内为数不多专注于知识产权的律所,包括娱是乎团队也只做文娱产业相关的法律服务。那么怎么用好版权、维护好版权,怎样通过版权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其实是需要跟企业进行长期沟通与交流的。版权保护事业的发展,更需要一些头部优秀企业率先形成版权意识,来逐步向外影响。中礼和也希望能够为这些企业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与之形成紧密连接,让他们真正了解版权,运用版权。”

华中文交所刘乔也表示,非常愿意跟中礼和在今后的版权宣传、登记服务、资产运营以及维权这四个方向开展更深入的合作,也非常信任中礼和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专业能力。目前华中文交所正在与中礼和共同策划搭建“版权运营综合服务平台”,拟全面覆盖版权登记、IP运营策划、版权交易许可、版权维权等内容,使这些产业通过专业团队的运作,发挥其更大的价值。
中礼和张颖博士从学术角度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从理论上来讲,版权登记最大的一个障碍是自动生效制度,因此所带来的问题就是版权本身所保护的作品是一个无形的、非物质的东西,很难像商标、专利一样去进行跟踪。并且《伯尔尼公约》也不允许国家去设置这种强制登记,重建基于确权目的的版权强制登记制度将会面临极大障碍,基于侵权救济目的的登记制度也难以取得理想效果。我国著作权法虽然认可了登记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实施上却没有强硬的措施,我也在思考版权登记制度能不能有一些具体的措施。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制约变更登记,用反向激励方式来使权利受让人必须进行登记,公开权利流转信息。”

此次座谈会的顺利举行,促成了与会各方在版权产业上合作的进一步加深。中礼和律师事务所也衷心希望能够与省版权保护中心、华中文交所深入合作,聚合省内版权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共建版权产业良好生态,提升版权交易效能,激发版权产业活力,促进湖北省版权事业朝气蓬勃地迈向新征程。